事件:公司发布25年中报。2025H1,公司实现营收3.55亿元,同比+26.93%,实现归母净利润3572.05万元,同比-51.26%。
点评:
业绩短期承压,Q2边际改善明显。25H1,特种集成电路订单规模同比增加,公司营收端实现快速增长;公司业绩端短期承压,主因部分产品单价下降,同时管理成本增加、研发投入增加,以及根据信用政策计提的坏账增加。Q2单季度公司营收、归母净利润状况趋于改善,25Q1/Q2,公司营收分别为1.56亿元/1.99亿元,同比+11.86%/+41.87%,Q2营收同比增速提升;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.22亿元/0.14亿元,同比-62.68%/-5.58%,Q2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收窄。
研发投入加大,在研项目稳步推进,储备未来增长动能。25H1,公司研发投入为1.00亿元,同比增长36.67%。公司在研项目涉及FPGA、ADC/DAC、零中频射频收发机、SoC芯片、MCU、电源管理芯片、总线接口芯片等多个产品线,在研项目稳步推进,并取得积极进展。其中,超高速ADC/DAC项目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,主要应用领域为通信、雷达探测与对抗等,截至25H1已完成10位128GSPS超高速内核验证样品,并进行测试。
4通道12位40G射频直采ADC新品发布,技术水平国际领先,已获意向订单。据2025年9月2日公司公告,公司研发的4通道12位40G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(模数转换器)于近日成功发布,该芯片填补了国内外同类型产品的空白,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。该芯片采用全自主正向设计,全部流片、封装工艺基于国内厂商,生产加工及供货可控。该芯片支持KU波段射频直采,可广泛用于雷达、商业卫星、电子对抗、无线通信、高端仪器仪表、无人机等领域,具备广阔应用前景。目前该款芯片已向部分客户进行送样并已有意向订单。
盈利预测、估值与评级:考虑部分产品降价对公司业绩的影响,下调公司25年、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2%、22%至3.06亿元、4.29亿元,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.51亿元。25-27年对应EPS分别为0.48、0.67、0.86元,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9x、77x、60x。公司背靠中国电子,兼具特种集成电路设计、检测能力,高端ADC产品技术优势明显,有望受益于高端特种集成电路国产化,维持公司“增持”评级。
风险提示: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未达预期的风险,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,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,下游需求及产品销售价格波动风险。
股王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